中秋诗歌 诗歌赏析

本文目录

中秋诗歌,诗歌赏析?

《中秋》赏析:从立意的角度看,李朴这首诗借月光的皎洁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立意新颖,构思奇巧,颇具有独创性。

带有月亮的优美诗词有哪些?

九思堂笔记,品读经典,提升素养。

您问:带有月亮🌙的优美诗词有哪些,请赏析?

我答:太多太多,在此和大家赏析一首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中秋》

苏轼的另一首杰作,可称作是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姊妹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一提到带有月亮🌙的古诗词,我们肯定首先会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浪漫的情怀、飘渺的思绪、美好的祝愿,让人向往、让人追忆、让人沉思,让人感伤。

这首千古杰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丙辰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中秋之夜,苏轼高兴的“欢饮达旦”,又思念弟弟苏辙,乘兴而作。

同样是苏轼的词作、同样写于中秋之夜的另一首词《念奴娇•中秋》,可堪称前者姊妹篇,甚至可媲美。

《念奴娇•中秋》

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那么,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怀和意境呢?

有失意、忧愁、苦闷,也有对美好、洒脱的追求———赏析

上半阙:又是一个中秋之夜,苏轼独自身在高楼,放眼望去,星月璀璨,万里长空了无一丝云彩。清亮的月光由天空飞落(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把月称为魄,传说月上有桂树,故云桂魄),照映之处,显现一片秋的清冷。

接下来,苏轼的思绪由现实人间转到了月宫。他想象,月宫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鸾凤自在地飞来飞去,祥和、自由、清净;从月宫俯视人间,江山秀丽清晰如画,村庄树木历历在目。

苏轼写这首词,应当是在公元1080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以后。词中在表达对自由、美好、纯净的向往的同时,也在隐喻或影射现实的“嘈杂”,也包含心中的不安、失意和苦闷。

下半阙:苏轼从遥想又回到眼下和酒杯🍸。面对现实的无奈,悲情只能靠自己化解:举杯邀月,当做知己(“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演化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舞狂歌,以酒消愁,忘却烦恼,不负良辰;又多想,不用乘坐大鹏之翅,无牵无挂、乘风直奔月宫,在那里尽兴地吹响横笛,让和谐、清美之声响彻天空和大地,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

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者说对虚幻的超现实的遐想,来排解和摆脱心中的不满和悲愁,而不是大声疾呼、呐喊,这就是苏轼的特点或者说性情,也可以说是他的思想境界。

结语——古人通常借月抒发的三种情怀

一是思念故乡和亲人。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张九龄的“海上上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

二是情寄心上人。如唐代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宋代吕本中的“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周邦彦的“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等。

三是抒发烦闷和愁情。如本文中提到的苏轼这两首词;如辛弃疾的“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又如李清照的“病起潇潇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又如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等。

@九思堂笔记 谢谢关注和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投诉必删。)

品茗赏月诗歌?

1、《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寒夜》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3、《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说说你熟悉的最喜欢的描写中秋的诗词?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𨻙,双照泪痕干。

今夜,中秋月色格外皎洁,家中只有妻子一人独自欣赏这月色。可怜我年幼的女儿还不懂母亲会思念长安,清冷的月光会让她双臂寒冷。什么时候才能依偎在帷帐前和你一起赏月。让月亮的光把我俩的泪痕抺干。

以中秋开头的诗歌?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版权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