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两弹一星 钱学森两弹一星的故事50字

本文目录

什么是两弹一星,钱学森两弹一星的故事50字?

钱学森两弹一星的故事:

念小学时,钱学森叠的纸飞机比同学们的飞得又稳又远。钱学森的同学张维回忆:“钱学森叠飞机叠得非常精细,让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从这里就能看出,尽管年纪还小,要做什么事的时候,他已经习惯于周密思索,用科学办法达成目的。”

两弹一星指的是哪两弹?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各是什么?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哪句诗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

《咏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邓公万里踏征程,

稼穑荒滩弃禄名。

先苦后甜甜伴苦,

出生入死死犹生。

两声霹雳九州幸,

一片菇云四海惊。

八载未归妻子盼,

三更梦醒到天明。

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两弹一星是指什么科举?

“两弹一星”指的不是什么科举(考试),而是指中国在“核武器、通讯卫星”等国防领域方面的研究。其中,“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或者是导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据记载,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在中国,目前享有“两弹元勋”美誉的科学家是邓稼先。

版权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