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谁才是中国陆地的几何中心
龙兴华夏,谁才是中国陆地的几何中心?
【1】“华夏的中心在哪里?”一文(27行处)漏发了一图,现在这里补全: 【2】“头条”里类似的问题:
__(1) [2017.6.30] “谁才是中国陆地的几何中心?兰州还是西安?”
__(2) [2017.7.6] “河南驻马店号称‘天下之最中’,大陆的地理中心究竟是西安还是驻马店?”
__(3) [2017.11.13] “为什么总说河南是中国的地理中心?”
__(4) [2017.12.14] “中国的国土中心在哪个地方?”
__(5) [2018.4.29] “华夏的中心在哪里?”
【3】对于问题(2),笔者曾评论:“大陆中心”提法不妥!请参考“国土中心”,“版图中心”。还请参考国家测绘局发言人用词 : “陆地中心”。
__以后,我们在文章中不要出现这样的提法。
【4】“华夏的中心在哪里?”是笔者4.29设问时的作答。在没有见到关于“地理特殊点”的有关系统论述、众说纷纭的情形下,笔者试图给出一个较全面的说法,欲图一阅而览全貌。
【5】在设题时,考虑了政策上,题目不易出现“国心、中国中心、中华中心、国土中心、陆地中心、……”等,而采用了中国的古称“华夏”。既符合了政策,又结合了历史、地理。
【6】由于笔者文风晦涩、非本专业、问题繁杂、新观点多,虽尽量做到易懂,但还是不易一下读清。望海涵了,请多具体指正!
地主刘继祖给朱元璋一块地葬父?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说起身世,朱元璋是我国古代开国皇帝当中身也最为悲惨的一位皇帝,没有之一。小的时候破衣烂裳,放过牛,当过和尚(乞丐),若生在和平盛世,朱元璋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时势造英雄,朱元璋恰好生在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期,身为和尚的朱元璋顺势而起,加入红巾起义军,意图在这个群雄四起的年代分一杯羹。
刚刚加入起义军的朱元璋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天下最终有一天会落入他的手中。别说朱元璋自己没有想到,当时任何一个认识朱元璋的人也没有想到就朱元璋这么一个到哪里都会被人嫌弃的穷人,竟然有一天会成为天下之主。
出生于1328年的朱元璋到1344年时,已经有16岁。在这一年,朱元璋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第一次最大的变故。
1344年,淮河流域一带发生了闻所未闻的灾难,这次的灾难对于百姓来说是根本无法面对的,因为这次的灾难不仅仅是有一种,而是有三种,每一种对当时的农民而言都是致命的。
1344年,淮河流域一带碰上旱灾,老天爷从春天一直到夏天都没有下过几次雨,所以地里面的稻子一个个垂头丧气,蔫蔫的。这年的农民已经勒紧裤腰,备好锄头,备好袋子,准备到野外去挖点野菜或者树皮草根回来一起伴着米煮,虽然说难吃,但最起码得活下去。
还没等农民们将田地里所剩无几的稻米给收起来,蝗灾就来了,一片一片的蝗虫,遮天蔽日,直接就将农民们仅有的那一点点稻米全部给吃光。今年没有收成,农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去给有钱人家当苦力,卖力气讨口饭吃。
农民们没有想到,上天连卖力气的机会都没有给他们。蝗灾过后,当地有不少人呕吐发烧,没过多久就死了。一开始人们还不重视,但是随着后来呕吐发烧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才重视起来,这哪里是病,这是瘟疫呀!于是有钱人都开始闭门谢客或者离开当地。农民们连力气活都卖不了,只能全部跑到野外挖野菜,吃树皮,吃草根。
人一天得吃三顿饭,可树皮草根以及野菜不可能被人们吃完立刻就能够长出来。所以没过多久,野外所有能吃的东西全部都被当地农民给吃光。没有了东西吃,农民们只能坐在家里等死。
在这些农民当中就包括朱元璋一家。
不到半个月,朱元璋一家饿死四个人,这四个人分别是朱元璋的父母以及朱元璋的大哥、大侄。
一个偌大的家就剩下了二哥、二侄以及朱元璋自己。
二侄年幼,如何埋葬逝去的亲人一事,自然而然落到了朱元璋和二哥的身上。朱元璋一家家徒四壁,父亲朱五四劳累一辈子,连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都没有,现在人死了,该埋在哪里呢?
这是当时朱元璋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
朱元璋与二哥,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忽然间两人想到,父母为地主刘德劳累了一辈子,现如今死了,跟地主刘德要一块废地,地主刘德应该肯吧。
朱元璋与二哥说干就干,两兄弟匆匆忙忙跑到地主刘德家门口,跪在刘德家面前,希望刘德能够赏一块荒废的土地给他们埋葬父母。刘德一看朱元璋跟他的二哥一脸嫌弃,恕斥道:“你们父母跟我工作,我又不是没有给他钱,我凭什么要给地给他们埋葬呢?”说完刘德直接关门。
朱元璋与二哥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不知所措,地主刘德不肯给地,那么父母应该埋葬到哪里呢?眼看着父母的尸首即将腐烂,朱元璋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为了使父母的尸首能够早日入土为安,朱元璋与二哥用一块木板将父母放在上面,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张草席,兄弟俩抬着父母到处转悠,希望能够有好心人赏一块地给他们兄弟俩,好将父母埋葬。
朱元璋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真的让他遇到了好心人,这个好心人就是同为地主的刘继祖。刘继祖听闻朱元璋两兄弟抬着父母的尸首到处求地的消息后,决定赏一块在山上无用的土地给朱元璋埋葬父母。
朱元璋本来想登门感谢刘继祖,但是想到现在是特殊时期,便抛弃了这种想法,赶紧和二哥带着父母到山上去埋葬。
这一块土地对于日后成为皇帝的朱元璋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了,就算他把自己的父母埋葬在国家的都城那都行。但是对于当时的朱元璋而言,无疑是及时雨,如果没有这块地,那么他的父母就得在家里腐烂发臭,而自己作为儿子只能看着。
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回到家乡时,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地主刘德,一个就是地主刘继祖。当时刘德还活着,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惩罚刘德,为了显示自己大度,还赐给他二十亩良田,以及免除五年的徭役赋税。
当朱元璋准备报恩,向旁边的人问起刘继祖的情况时,旁边的人回答朱元璋,刘继祖已经去世了。听到这句话,朱元璋先是一愣,然后召见刘继祖的后人,封刘继祖为“义惠侯”,爵位世袭,只要大明王朝不倒台,那么他的后代就可以一直当侯,一直不愁吃喝。
同时,朱元璋还赏了一百亩土地给刘继祖的儿子。
总结
当时的刘继祖估计是觉得朱元璋太惨了,所以才赏一块在山上的土地给朱元璋,根本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回报他。如果说他知道朱元璋会如此回报他,别说是山上没法种植稻子的土地,就算是山下能够种植稻子的土地都得让朱元璋随便挑选。
一块土地换来子孙276年不愁吃喝,纵观封建社会二千多年,也就只有刘继祖了吧。
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排名?
01 太 原
太原,简称“并”(bīng),是现今山西省的省会,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古城。在古代,太原被称为“晋阳”,别称并州,远古时期属于冀州,是华夏九州之一,曾经又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因此,太原又被称为“龙城”。太原是古代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文化圣地,也是世界晋商都会,素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虽然他的历史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并不深厚,只有2500年,但它的文化底蕴也极其深厚,随便一个街道名,乃至巷子,都有自己的历史故事。
02 徐 州
徐州,简称“徐”,拥有2600年的建城史,古称“彭城”,是举世闻名的“帝王之乡”,也是江苏省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同时也是大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五帝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03 宝 鸡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有2700余年的建城史,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现为陕西的第二大城市,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也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04 朝 歌
朝歌,简称“淇”,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在三千年前,淇县矗立在淇河之滨。淇县古称“沬邑”、又称“沬乡”,因沬水而名,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朝歌位于今天河南省鹤壁市淇河边,也是中国神话故事《封神榜》的发生之地。
05 西 安
西安,简称“西”,至今已有3100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十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古称长安,西周时称为“丰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这是西安作为都城的开始,之后,西安历任西汉、隋、唐的都城,在明朝改名为西安,沿用至今。
06 安 阳
安阳,简称“殷”、“邺”,至今已有 3300年建城史,素有"七朝古都"之称,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同时安阳也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地。在旧石器时代,这一代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在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结束了商朝立国之后5次迁都的历史。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商代中晚期都城遗址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的美誉。
07 曲 阜
曲阜,拥有3400年的建城史,早在五六千年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曲阜,是孔子故里,儒家思想在此发扬光大,是一座享有“东方圣城”之美誉的城市。公元前十四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08 邢 台
邢台,简称“邢”,有3500年建城史,曾经是商代祖乙之都,历史上四次建国、三次定都,素有“邢国故地、襄国故都”之誉,也被称为“燕赵第一城”。邢台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很深的文化内涵,约有二百余条成语、典故源自邢台。
09 武 汉
武汉,简称“汉”,至今已有3500年建城史。武汉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武汉建城的开端。武汉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悠久的历史还造就了许多名胜古迹,境内的黄鹤楼便是一个世代文人争先咏颂的地方。
10 洛 阳
洛阳,简称“洛”,别称“京洛”、“神都”,拥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13个王朝在此定鼎九州,因此,洛阳又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它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举世闻名的东方文化圣城,是除北京外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统计,在记载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二十五史中,“洛阳”一词总共出现3549次,平均不到8700字就会出现一次,称得上是“一座洛阳城,半部华夏史”。
回西安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从深圳回来十年,感觉西安不是干事业的地方,人情世故太多,各种二代太多,老板套路太多,让你不得不分心!生活方面,物价并不比深圳便宜多少,房价匹配不了工资,所谓美食,来回就是三秦套餐+泡馍+面,不如移民城市深圳丰富。
很是后悔回来,但不得不回来。
150183身份证是哪里的?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身份证开头,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